模仿鹰雄嬉戏相斗,“舞鹰雄”诞生:雄和鹰的恶斗停止了,人们觉得有些无趣,不久后便开始模仿雄、鹰嬉戏相斗的场景,久而久之就创造了“舞鹰雄”这一形式。
建馆,邀请名师传授技艺:大约在清朝咸丰年间,两家滩一带已有“舞鹰雄”活动了。民国元年电白人李季彪来两家滩授于武术,从而使得“舞鹰雄”也有了些武术基础,极大地丰富和提高了“舞鹰雄”的表演艺术与观赏性。
创新表演动作“采天青”:“舞鹰雄”最初的表演套路非常简单,虽然说有了些武术基础,但是只能在地面上表演,看多了总会觉得无趣。而传至梁荣章(1900-1990)、梁宝琛(1941-)时,他们在原有基础上,创造性的用一支6米高地木杆把表演者(鹰)顶上空中,在没有任何保险措施的情况下,表演者运用气功、肚顶木杆做出高难度技巧:高空平衡旋转和采青,此举得到观众和表演者的一致认可,很大程度上提高了“舞鹰雄”的表演水准与观赏体验。
“舞鹰雄”闹元宵:一直到今天,“舞鹰雄”已经成为当地一种民俗活动,每逢年过节,都会有“舞鹰雄”的习惯,祝贺节日,喜报平安,以示同庆。